20
2025-02
称重传感器的误差分析
​  称重传感器是用来将重量信号或压力信号转换成电量信号的转换装置,称重传感器采用金属电阻应变计组成测量桥路,利用金属电阻丝在张力作用下伸长变细,电阻增加的原理,即金属电阻随所受应变而变化的效应而制成的(应变,就是尺寸的变化)。下面小编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称重传感器的相关知识。  1、称重传感器运用差错是操作人员发生的,这也意味着发生的缘由许多,例如,温度不同时发生的差错,包罗探针放置过错或探针与测量地址之间不正确的绝缘,别的一些应用差错包罗空气或其他气体的净化过程中发生的过错,运用差错也触及变送器的过错放置,因而正或负的压力将对正确的读数形成影响;  2、特性差错为设备自身固有的,它是设备的、公认的搬运功用特性和实在特性之间的差,这种差错包罗DC漂移值、斜面的不正确或斜面的非线形;  3、动态差错许多传感器的特性和校准都是适用静态条件下的,这意味着运用的输入参数是静态或类似于静态的,许多传感器具有较强阻尼,因而它们不会对输入参数的改动进行疾速呼应,如,热敏电阻需求数秒才干呼应温度的阶跃改动;  4、热敏电阻不会当即跳跃至新的阻抗,或发生骤变,相反,它是慢慢地改动为新的值,然后,若是具有推迟特性的称重传感器对温度的疾速改动进行呼应,输出的波形将失真,由于其间包含了动态差错。发生动态差错的要素有呼应工夫、振幅失真和相位失真;  5、插入差错是当体系中刺进一个传感器时,由于改动了测量参数而发生的差错,普通是在进行电子丈量时会呈现这样的问题,但是在其他方法的测量中也会呈现类似问题,例如一个伏特计在回路中测量电压,它肯定会有一个固有阻抗,比回路阻抗要大许多,或许呈现回路负荷,这时,读数就会有很大的差错,这种类型的差错发生的缘由是运用了一个对体系(如,压力体系)而言过于大的变送器;或许是体系的动态特性过于缓慢,或许是体系中自加热加载了过多的热能;  6、环境差错来源于传感器运用的环境,称重传感器要素包罗温度,或是摇摆、轰动、海拔、化学物质蒸发或其他要素,这些常常影响传感器的特性,所以在实践运用中,这些要素总是被分类会集在一起的。
20
2025-02
称重传感器是由什么构成的?
称重传感器的结构:敏感元件直接感受被测量(质量)并输出与被测量有确定关系的其他量的元件。如电阻应变式称重传感器的弹性体,是将被测物体的质量转变为形变;电容式称重传感器的弹性体将被测的质量转变为位移。变换元件又称传感元件,是将敏感元件的输出转变为便于测量的信号。如电阻应变式称重传感器的电阻应变计(或称电阻应变片),将弹性体的形变转换为电阻量的变化;电容式称重传感器的电容器,将弹性体的位移转变为电容量的变化。有时某些元件兼有敏感元件和变换元件两者的职能。如电压式称重传感器的压电材料,在外载荷的作用下,在发生变形的同时输出电量。测量元件将变换元件的输出变换为电信号,为进一步传输、处理、显示、记录或控制提供方便。如电阻应变式称重传感器中的电桥电路,压电式称重传感器的电荷前置放大器。​辅助电源为传感器的电信号输出提供能量。一般称重传感器均需外链电源才能工作。因此,作为一个产品必须标明供电的要求,但不作为称重传感器的组成部分。有些传感器,如磁电式速度传感器,由于他输出的能量较大,故不需要辅助电源也能正常工作。所以并非所有传感器都要有辅助电源。
20
2025-02
称重传感器故障判定常用检测方法你学会了吗?
当称重传感器出现故障现象后,我们可通过观察和仪表测量等方法,确定仪表无故障和秤体处于完好状态后,可做偏载测试以初步判断哪只传感器存在故障。对称重传感器好坏的检测,我主要可以借助万用表其性能、技术参数进行测量,与生产厂家使用说明书提供及平时检修总结出来的技术数据进行对比,从而找出发生故障的传感器,具体的检测方法有:1、阻抗判断法:切断工作电源,逐个将传感器的输出、输入线拆开,若用万用表测量输出、输入阻抗和信号电缆各芯与屏蔽层的绝缘性能(测量电阻值)下降,即可判断出该只传感器有故障。2、输出信号判断法:有时传感器损坏,但阻抗并没有很大变化,果采用阻抗法无法检测出传感器的好坏,可采用此法作进一步地检测。给仪表送电后,逐个将传感器的输出线拆掉,需要注意的是在拆线过程中要特别小心操作以防触电,且不可将输出线与输入激励线短路,在空载情况下,用万用表直流mV档测其输出线的mV值。假定额定激励电压为U(V),传感器的灵敏度为M(mV/V),传感器载荷重量为K(kg),传感器的额定容量为F(kg),则每只传感器输出电压应为:U×M×K/F(mV)同一衡器同型号的传感器在无载荷情况下其输出mv值基本一致。若超出计算值或传感器的额定输出且输出不稳定,即可判断该只传感器有故障。​3、排除法:如上两种方法无法检测出故障称重传感器可用此法。将所有传感器的连线拆掉,先接入一个传感器的信号,如秤显示正常,可将传感器逐并联接入,观察显示情况,接入某个后显示不稳定,则该只为故障传感器。也可采用在通电情况下,逐个拆下传感器的方法,当拆下某只传感器、显示正常了,那么刚拆下的那只传感器就有故障。
20
2025-02
电容式称重传感器的优点有哪些?
电容式称重传感器是将被测量的变化转换成电容量变化的传感器,它实质上就是一个具有可变参数的电容器。电阻、电感和电容是电子技术中的三大类无源元件。(1)高阻抗,小功率,仅需很低的输入能量。(2)可获得较大的变化量,从而具有较高的信噪比和系统稳定性。(3)动态响应快,工作频率可达几兆赫,稠b接触测量,被测物是导体或半导体均可。(4)结构简单.适应性强,可在高低温、强辐射等恶劣的环境下工作,应用较广。​随着电子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电容式传感器所存在的易受干扰和易受分布电容影响等缺点不断得以克服,而且还开发出容栅位移传感器和集成电容式传感器:因此它在非电量测量和自动检测中得到广泛应用,可测量压力、位移、转速、加速度、A度、厚度、液位、湿度、振动、成分含量等参数。电容式传感器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
20
2025-02
电容式称重传感器的缺点你了解多少?
电容式称重传感器的缺点:缺点一:输出阻抗高,负载能力差电容式称重传感器的容量受其电极的几何尺寸等限制不易做得很大,一般为几十到几百微法,甚至只有几个微法。因此,电容式称重传感器的输出阻抗高,因而负载能力差,易受外界干扰影响产生不稳定现象,严重时甚至无法工作。必须采取妥善的屏蔽措施,从而给设计和使用带来不便。容抗大还要求传感器绝缘部分的电阻值极高,否则绝缘部分将作为旁路电阻而影响仪器的性能,为此还要特别注意周围的环境如温度、清洁度等。若采用高频供电,可降低电容式称重传感器的输出抗阻,但高频放大、传感器远比低频的复杂,且寄生电容影响大,不易保证工作的稳定性。缺点二:输出特性非线性电容式称重传感器的输出特性是非线性的,虽采用差分型来改善,但不可能完全消除。其他类型的电容传感器只有忽略了电场的边缘效应时,输出特性才呈线性。否则边缘效应所产生的附加电容量将于传感器电容器直接叠加,使输出特性非线性。​缺点三:寄生电容影响大电容式称重传感器的初始电容量小,而连接传感器和电子线路的引线电容、电子线路的杂散电容以及传感器内板极与周围导体构成的电容等所谓寄生电容缺较大,不仅降低了传感器的灵敏度,而且这些电容常常是随机变化的,将使仪器工作很不稳定,影响测量精度。因此对电缆的选择、安装、接法都有严格的要求。例如,采用屏蔽性好、自身分布电容小的高频电线作为引线,引线粗而短,要保证仪器的杂散电容小而稳定等等,否则不能保证高的测量精度。
20
2025-02
你知道关于称重传感器的注意事项吗?
称重传感器的信号电缆,不和强电电源线或控制线并行布置(例如不要把传感器信号线和强电电源线及控制线置于同一管道内)。若它们必须并行放置,那么,它们之间的距离应保持在50CM以上,并把信号线用金属管套起来。不管在何种情况下,电源线和控制线均应绞合起来,合程度50转/米,若传感器信号线需要延长,则应采用特制的密封电缆接线盒。若不用此种接线盒,而采用电缆与电缆直接对接(锡焊端头),则应对密封防潮特别予以注意,接好后应检验绝缘电阻,且需达到标准(2000~5000M),必要时,应重新标定传感器。若信号电缆线很长,又要保证很高的测量精度,应考虑采用带有中继放大器的电缆补偿电路。所有通向显示电路或从电路引出的导线,均应采用屏蔽电缆。屏蔽线的联接及接地点应合理。若未通过机械框架接地,则在外接地,但屏蔽线互相联接后未接地,是浮空的。​注意:有3只传感器是全并联接法,传感器本身是4线制,但在接线盒内换成6线制接法。传感器输出信号读出电路不应和能产生强烈干扰的设备(如可”控硅,接触器等)及有可观热量产生的设备放在同一箱体中,若不能保证这一点,则应考虑在它们之间设置障板隔离之,并在箱体内安置风扇。用以测量重量传感器输出信号的电子线路,应尽可能配置独立的供电变压器,而不要和接触器等设备共用同一主电源。
20
2025-02
称重传感器的简要介绍了解一下?
传统概念上,负荷传感器是称重传感器、测力传感器的统称,用单项参数评价它的计量特性。旧国标将应用对象和使用环境条件完全不同的“称重”和“测力”两种传感器合二为一来考虑,对试验和评价方法未给予区分。旧国标共有21项指标,均在常温下进行试验;并用非线性、滞后误差、重复性误差、蠕变、零点温度附加误差以及额定输出温度附加误差6项指标中的最大误差,来确定称重传感器准确度等级,分别用0.02、0.03、0.05表示。​衡器上使用的一种力传感器。它能将作用在被测物体上的重力按一定比例转换成可计量的输出信号。考虑到不同使用地点的重力加速度和空气浮力对转换的影响,称重传感器的性能指标主要有线性误差、滞后误差、重复性误差、蠕变、零点温度特性和灵敏度温度特性等。在各种衡器和质量计量系统中,通常用综合误差带来综合控制传感器准确度,并将综合误差带与衡器误差带(图1)联系起来,以便选用对应于某一准确度衡器的称重传感器。国际法制计量组织(OIML)规定,传感器的误差带δ占衡器误差带Δ的70%,称重传感器的线性误差、滞后误差以及在规定温度范围内由于温度对灵敏度的影响所引起的误差等的总和不能超过误差带δ。这就允许制造厂对构成计量总误差的各个分量进行调整,从而获得期望的准确度。
东莞百力通传感科技有限公司 © Copyright 2020